中心概况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中心介绍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人才培养底蕴深厚。
 
    学校主动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自觉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面向“三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学校制定了《南京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成立了包括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部门的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教学、科研训练、项目实施、竞赛推广相衔接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有针对性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更好的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挥学科与专业优势,不断推进和加强农业与生命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的作物学、植物保护和兽医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作物学、植物保护学科被评为A+,园艺学被评为A类,园艺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工程三期。
 
    中心支撑平台包括植物生产、动物科学类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农业生物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等 5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业平台,大学生创客空间、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创业孵化和竞赛展演平台,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南京农业大学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学校基地,同时利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康乐农牧有限公司等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
 
    中心作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为学校植物生产、动物生产、生命科学等20多个专业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服务,同时通过资源开放共享向社会提供服务。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中心的核心使命是培养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人类生存、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行业领军人才,同时对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中心组建以来,建设和发展良好,为建设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奠定良好基础。
 
(1)中心有准确的办学目标定位,确立了先进的农业与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
 
    学校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办学定位,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学术、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聚焦拔尖创新和复合应用两类人才,确立了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 能够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解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重大科学和产业问题,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责任和使命担当的高素质优秀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农业与生物科学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制度设计、条件建设、资源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以农业与生物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2)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规范了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制定了《南京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相关部门组建了创新创业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完善了双创教育活动的体制机制。
 
    学校制定了《南京农业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向本科生开放管理办法》、《南京农业大学创客空间入驻和管理办法》,修订了《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SRT)训练计划管理办法》、《南京农业大学本科生创新拓展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创新创业管理文件。
 
    农业与生物科学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根据学校部署和要求,不断健全中心中心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创新创业规章制度。

(3)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了从师资、课程、项目,到实训、孵化、竞赛等环节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链。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建立融课堂教学、科研训练、项目实施、竞赛推广一体化,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学校制定了双创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教材编写规划,构建了由“国家--省级--校级--院级”四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组成的项目培育体系,打造了“项目培育-实操训练-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四位一体的创业实践体系,形成“培育--遴选—培训--竞赛”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
 
(4)建立了创新创业平台支撑体系,形成了校内外资源集聚共享,全方位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局面。
 
    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搭建了创新创业支撑平台。主要包括:

由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中心构成的创新创业实验实践平台:包括植物生产、动物科学、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学3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由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构成的创新研究平台:包括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猪链球菌病诊断国际参考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农业部华东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50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由教学科研基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地、创客空间等构成的双创实践基地:包括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南京农业大学牌楼教学科研基地、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宿迁设施园艺研究院、淮安研究院实验室、昆山蔬菜产业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创客空间、创业街区、路演大厅等。
 
    由校外企业事业单位等优质社会资源构成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校外合作基地: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江苏康乐农牧有限公司、南京艾贝尔宠物医院有限公司、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溧水大学生创业园、句容大学生创园、常州大学生创业园、徐州大宗蔬菜农科教实践教学基地等200多个创新创业教育校外合作基地。
 
通过上述平台支撑,实践教育中心建立了科研创新实验室、课程实验中心、创客空间、创业街区、路演大厅等校内创新创业资源的开放、联动、共享机制,与校外政府、企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融合共建共享机制。建立了资源丰富、开放运行的中心网站,设有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中心形成了一批校内外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其中既包括院士、长江、杰青、千人等高端创新人才,也包括著名企业家、投资人、规划师等知名创业达人,学校有30多人入选国家双创导师库。
 
    2009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点,2012年通过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评估验收。2017年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同时获得江苏省创业示范基地称号。学校还建有创业教育研究中心、MBA教育中心等创新创业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双创理论研究。
 
(5)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我校于2003年全面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SRT)计划,截至2018年,我校累计投入经费8000多万元,资助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近90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00多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6500多项,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900多项,每年平均参加项目的本科生月约3000多人,占同年级学生总数的70%以上。
 
    2018年,依托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设立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0项,省级项目34项,校级188项,院级63项,年投入经费230多万元,学生参与率80%以上。2018年,学校设立创业培育项目,其中37项入驻创客空间;参加省“互联网+”大赛项目获得省级金奖1项,银奖1项,学校获得组织奖;参加全国创青春大赛决赛,获得金奖3个、银奖1个的突出成绩。
 
    学校设立系列奖励激励机制,包括校长奖学金、企业创新创业奖学金、优先推免研究生、申请拓展学分等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中心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衔接,组建大学生科技协会、大学生企业管理与商务策划同盟、创客空间助理团等创新创业协会15个,举办多种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如“三创”学堂、研究生科技神农节、大学生创业文化节、企业名家讲堂、创业创新大讲堂、创业面对面,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丰硕成果。近3年,依托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约150篇,其中SCI论文78多篇;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9项;参加国内外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500多项,其中包括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国内三大赛事,在国际基因工程机械设计大赛(IGEM)连续获得2次金奖和2次银奖,获得国家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奖励200余项,省级奖励360多项。